西安市财政局2023年工作要点

2023年,西安财政工作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按照中央和我省、我市决策部署,深入落实全省“高质量项目推进年、营商环境突破年、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”活动相关要求,锚定“六个打造”奋斗目标,全力保障全市“八个方面重点工作”,持续强化、细化、深化西安财政“一三三五”重点工作思路,坚决做到“抓学习、抓总结、抓整改、抓谋划、抓创新、抓争取”,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:

一、全力支持八个方面重点工作,保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这一条“主线”

(一)建立财政支持保障机制

建立市财政“八个方面重点工作”调度机制,加强政策研究,压实工作责任,强化职责担当,扎实做好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,全力推进“八个方面重点工作”顺利实施。

(二)积极筹集项目保障资金

充分利用经济恢复、先进制造业新增产能释放的有利时机,加强财政收入组织。积极拉动投资,通过财政资金安排、争取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、吸引金融机构配套融资等多种方式,千方百计做好“八个方面重点工作”资金保障。

(三)全力做好重点领域支持

发起设立规模100亿元工业倍增基金,积极探索扩大工业有效投资路径,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,助力我市工业转型升级,加快实现产业倍增。充分发挥创新投资基金引导撬动作用,重点支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和科技创新发展。进一步发挥城市更新基金引导作用,带动社会资本多元化出资参与,支持全市片区综合开发、老旧街区改造、产业园区建设等城市更新项目。

二、抓好“三个创新”,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和重点领域带动

(四)持续做好融资创新

全面提升财政在支持普惠金融“扩面、增量、降本、增效”中的保障作用,重点做好金融机构聚集、资本市场培育、农业保险保费补贴、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等领域“1+3+N”财政金融政策体系的资金保障。加快实现创新投资、城市更新和工业倍增领域三支市级百亿政府引导基金体系布局,带动社会资本形成总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的西安政府引导基金矩阵,实现引导基金投入放大倍数、项目总投资带动双突破。

(五)持续推进投资创新

推动市级国有财政金融平台能级提升,多措并举支持西投控股、西安财金、西安担保集团做大资本规模、提升资信水平。持续放大平台功能作用,引导市级国有财政金融平台持续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(六)持续落实管理创新

围绕基础管理、财务监管、经营预算、绩效考核、薪酬管理等五个方面,健全国资监管、公司治理、风险处置等制度体系,提高各局管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,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。围绕基金“募投管退”全流程,引导各市场化子基金加大我市重点领域投资强度。

三、守住“三个底线”,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风险隐患

(七)兜牢兜实“三保”底线

坚持“三保”优先,督促各区县足额编制“三保”预算,确保区县“三保”预算安排不留缺口。加大转移支付补助力度,及时分配下达中央、省级财力性转移支付,支持提高基层财政保障能力。

(八)守住不发生系统性财政金融风险底线

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,做好常态化债务风险预警监测和风险源头管控,严格落实政府举债融资负面清单。督促妥善化解存量债务,按期完成年度债务化解任务。

(九)守住拒腐防变底线

严格落实中共中央《党委(党组)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》,压紧夯实主体责任。贯通协调局党组全面监督、机关纪委专责监督、基层党组织日常监督、党员民主监督,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。

四、全面提升财政管理能力,在“五个重点方面”实现新突破

(十)抓实“三个年”,彰显财政担当

1.落实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要求,推动高质量发展。抢抓国家中心城市建设、“一带一路”综合试验区等一系列政策机遇,及时跟进政策导向和资金支持重点,配合市级有关部门,指导项目单位做深做实项目前期工作,科学测算投入与产出、运营成本与收益水平,合理确定投资规模及资金筹集方式,精准研判项目风险,确保项目自身质量过硬。

2.落实营商环境突破年要求,实现最有效服务。高质量完成市委、市政府《西安市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行动方案》及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“18+5”系列方案中涉及财政各项工作任务,重点构建统一开放、竞争有序的政府采购市场体系,加快打造公平、高效、透明的政府采购市场环境。

3.落实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要求,体现最务实作风。持续巩固拓展“财政兴学”教育实践活动成果,全面增强干事创业本领。加强对“三个年”活动等重点任务的平时考核,将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、评先奖优、问责追责紧密结合,激发担当作为主动性。

(十一)抓政治引领,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

加强党的建设,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揽,以政领财、以财辅政,不断强化政治判断力、政治领悟力、政治执行力。坚决落实“第一议题制度”,健全学以致用、以用促学、学用相长的理论学习长效机制。树牢正确用人导向,大力提拔对党忠诚、业务精通、本领高强、作风优良的好干部。

(十二)抓收支管理,提升综合实力

1.抓好收入组织工作。强化与税务部门定期沟通协调机制,加强收入形势分析研判,紧盯收入征管各环节,及时解决相关问题。抓住经济企稳回升态势,紧盯重点税源,盯牢常规税源,培育潜在税源,坚持依法征收、应收尽收,确保收入持续稳定增长。

2.加强财政支出管理。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,从严从紧控制非刚性支出,加强“三公”经费和一般性支出管理。建立健全政府过紧日子财政财务管理长效机制,强化过紧日子监督考核。

(十三)抓保障民生,保基本兜底线

持续加强财政在教育、医疗、养老、住房等民生领域的保障力度,更加注重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。持续做好各项疫情防控政策经费保障,支持健全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机制。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、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。

(十四)抓管理改革,提升治理能力

1.推进财会监督工作。建立健全信息沟通、线索移送、协同监督、成果共享等工作机制。推动财会监督与党内监督等各类监督贯通协调,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。

2.深入推进财政改革发展。完善市以下财政体制,合理划分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,调整收入划分办法,不断缩小地区间财力差异,提升各级财政保障能力。

3.全面提升基础治理能力。落实好中央和我省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,持续巩固减税降费成效。进一步加大预决算公开力度,提高财政工作透明度。全面加快电子票据管理改革,扩大覆盖范围,提高财政票据使用便捷度和监管水平。